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7 22:43:20  浏览:990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的通知
金政办发〔2008〕5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金华市博士津贴管理办法

一、为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引进培养环境,激励创新创业,充分发挥高层次科技人才服务我市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二、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以下简称博士),在金华市区范围企事业等单位(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工作的,可申请博士津贴。
三、博士津贴所需经费列入财政年度预算,按实列支。
四、博士津贴分为基础津贴和科研津贴。基础津贴每人每月200元,科研津贴每人每月300元,每半年领取一次。
五、博士津贴享受期限。基础津贴享受期限从领取《金华市人民政府博士津贴证》次月起。科研津贴从科技项目立项文件下达次月起,原则上与承担项目的计划实施期限一致,一般不超过两年。项目计划实施期限小于两年的,按实际实施期限计算,项目延期的,需提出延期申请;同时承担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的,交叉期间不作重复计算。
六、博士津贴的申请和领取。在婺城区、金东区范围工作的,由本人提出申请,填写《金华市博士津贴申请表》,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后,将博士学位证书、劳动(聘用)合同等相关附件一并报市科技局;申请科研津贴的,需提供承担市级以上科技项目(限项目组成员排位前三名)的证明文件。在市直单位等工作的,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市科技局审核,经公示后核发《金华市人民政府博士津贴证》。博士津贴享受人员凭津贴证到市科技局办理津贴领取手续。
七、建立博士津贴享受人员年度考核制度。重点考核博士津贴享受人员的德才表现和项目实施情况。在婺城区、金东区范围工作的,由本人在每年12月底前填写《金华市博士津贴享受人员年度考核表》,经所在单位和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市科技局;在市直等单位工作的,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报市科技局。考核结果作为年度博士津贴发放和科技项目立项的依据。
八、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再享受博士津贴:
(一)年度考核不合格的;
(二)调离金华市区工作或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
(三)已办理退休或提前内退手续的;
(四)有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九、因非不可抗力造成项目中止或未按计划完成的,取消科研津贴享受资格。
十、建立博士津贴享受人员联系制度。市科技局应及时了解和帮助协调解决博士在科研、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不断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
十一、鼓励博士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引导博士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与企业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转化科研成果,解决影响我市主导产业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难题。
十二、博士所在单位要保障博士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条件从事科研等技术创新工作,努力创造工作、生活条件和环境,并及时向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反馈博士工作等有关情况。
十三、博士承担科技项目的申报与管理按相关规定执行。
十四、各县(市)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十五、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109号


  《浙江省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柴松岳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建设(市政公用)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
  环境保护、卫生、城市规划、技术监督、地质矿产、水行政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做好城市供水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快城市供水事业发展,鼓励从事城市供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供水质量。
  第五条 对在城市供水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城市供水水源管理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水利、城市规划、城市供水等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作为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七条 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与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
  第八条 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应当合理安排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环境保护、城市供水、城市规划、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在城市供水水源地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划定跨市、县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由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共同商定,经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对饮用水水源实施保护和管理。

  第三章 城市供水工程建设和设施维护
  第十条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供水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下同),应当按照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进行,并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实施。
  第十一条 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承担。
  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应当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第十二条 城市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组织验收。组织验收的部门应当通知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扩大城市规模,应当按照城市供水发展规划的要求,设置集中转输加压、城市供水管道、消火栓等配套设施。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建筑,其高度超过国家规定的水压标准时,应当设置转输加压站、蓄水池等二次城市供水设施。
  城市供水配套设施的设计、施工、使用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第十四条 城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需要增加用水的,其工程项目总概算应当包括城市供水工程建设投资。
  用水单位需要增加公共供水量的,应当缴纳城市供水设施增容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用于城市供水设施建设。
  第十五条 城市供水设施,从取水口至进户总水表(含进户总水表)由城市供水企业维护和管理;从进户总水表至用户由供水设施所有者或者管理单位维护和管理。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 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必须与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相衔接。在规定的城市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地面和地下的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修建建筑物、构筑物;
  (二)开沟挖渠或者挖坑取土;
  (三)其他损坏城市供水设施或者危害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活动。
  第十七条 涉及城市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在开工前向城市供水企业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影响城市供水设施安全的,建设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应当与城市供水企业商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依法批准,不得改装、迁移或者拆除公共供水设施。
  工程建设确需改装、迁移或者拆除公共供水设施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第十九条 城市供水企业安装的计费水表,由城市供水企业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卸、启封;不得围压、堆占、掩埋。
  第二十条 城市公共消火栓实行专用,除火警用水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动用。因特殊情况确需动用的,必须征得城市供水企业的同意,并报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城市公共消火栓由城市供水企业负责安装维修管理,公安消防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章 城市供水用水管理
  第二十一条 城市供水企业从事城市供水经营活动,必须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资质审查合格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
  第二十二条 城市供水企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实行职工持证上岗制度。
  第二十三条 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水质检测制度,定期检验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防止二次污染,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公共供水企业必须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
  城市供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公共供水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城市供水企业应当在供水输配管网上设立供水水压测压点,确保供水水压符合国家和省规定的标准。
  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水水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城市供水企业或者供水设施的所有者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洗和消毒,确保供水设施正常、安全运行。
  第二十六条 城市供水企业或者供水设施的所有者应当按照规定的供水水压标准,保持不间断供水,不得擅自停止供水。
  因供水工程施工或者供水设施检修等原因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经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提前24小时通知用户。
  因发生灾害或者紧急事故,无法提前通知的,应当在抢修的同时通知用户,尽快恢复正常供水,并报告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
  供水设施抢修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和配合,不得阻挠或者干扰抢修工作的进行。
  第二十七条 用户自行建设供水进户计量水表以外的供水输配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必须经城市供水企业验收合格并交其统一管理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条 自建设施供水的管网系统,不得擅自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相连接。因特殊情况确需连接的,必须经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审查同意后,报城市供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在管道连接处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禁止生产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单位将其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
  第二十九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对水质、水压有特殊要求并自行采取措施加压的用户,必须设置中间水池间接加压。
  第三十条 城市供水用水实行分类计量,按户结算。城市供水企业按用户计量水表的计量和水价标准按时收取水费。用户应当按时缴纳水费。
  城市供水水价的确定和调整,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按价格管理权限和程序,报物价部门审批。
  第三十一条 禁止用户盗用或者转供城市公共供水。
  第三十二条 供水设备、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国家尚没有制定统一标准的,应当符合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技术监督部门会同省城市建设、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供水设备、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
技术监督、城市供水、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供水设备、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的开发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罚  则
  第三十三条 城市供水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供水水质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供水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规定对供水设施进行检修、清洗、消毒或者在供水设施发生故障后,未在规定时间内组织抢修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未经资质审查擅自供水的,责令其停止供水,可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责令其停业整顿;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可处以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及其年度建设计划或者未经批准兴建供水工程的;
  (二)无证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的经营范围进行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或者施工的;
  (三)未按国家和省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城市供水工程的设计或者施工的。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损坏供水设施或者危害供水设施安全的;
  (二)涉及供水设施的建设工程施工时,未按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施工或者未按规定采取相应的保护或者补救措施的;
  (三)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供水设备、供水管材和用水器具的;
  (四)擅自改装、迁移、拆除公共供水设施或者虽经批准但未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
  (五)擅自将自建设施供水管网系统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系统连接的;
  (六)将生产或者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用水管网系统与公共供水管网系统直接连接的。
  有前款第(四)、(五)、(六)项所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停止供水。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罚:
  (一)盗用公共供水的,责令其改正,补交公共供水水费,可处以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擅自转供公共供水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在城市公共供水管道上直接装泵抽水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经批准擅自通过消防专用供水设施用水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阻挠或者干扰供水设施抢修工作的,责令其改正,可处以2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规定缴纳水费的,责令其补缴所欠水费,并按规定加收滞纳金。
  有第一款(一)、(二)、(三)项所列行为之一和第二款行为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停止供水。
  第三十七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非经营性行为,罚款最高额为1000元。
  第三十八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除本办法已规定的处罚外,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三十九条 罚款的收缴和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四十一条 城市供水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企业,是指城市公共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1999年2月1日起施行。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税务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经贸委、国家国内贸易局关于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有关问题的通知



有关省(区、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部,经贸
委(经委、计经委),物资(贸易)厅(局、集团总公司、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
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交通银行:
为支持物资流通代理制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和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情况,决定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实行挂账停息。现将挂账停息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挂账停息企业的范围是《关于鼓励和支持钢材、汽车代理制试点企业开展代理经营有关政策的通知》(国经贸市〔1995〕896号)确定的第一批试点流通企业中通过有关部门审核的24家中央和地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其中中央企业5家,地方企业19家)。
挂账停息数额为经过财政部和银行共同核实的政策性亏损所占用的贷款本金和利息部分,合计31.06亿元(具体企业名称及详细挂账数额见附件一)。
二、对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从1998年12月21日起实行挂账停息,至2003年12月20日止,期限5年。
三、承贷银行挂账停息期间的停息损失,按停息挂账金额和当期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确定。挂账停息期间如遇国家统一调整贷款利率,停息损失按分段利率确认。
承贷银行挂账停息损失,采取对有关银行上缴的所得税实行定额返还的办法解决,由有关承贷银行总行与中央财政统一清算。年度终了后有关承贷银行总行根据上年度实际上缴所得税情况,据实填写《____年度承贷银行应收定额返还所得税申报表》(格式见附件二),并正式来文
向中央财政申请返还所得税。有关承贷银行总行的申请报告应附上年度实际上缴中央财政所得税完税凭证复印件。如承贷银行总行上年实际上缴所得税数额小于应返还所得税数额,其差额部分,由下一年度的上缴所得税返还。应定额返还1999年度所得税事宜,请有关承贷银行总行于2
000年10月底之前办理完毕。
中央财政收到有关承贷银行申请报告后,应在1个月时间内批复完毕。有关承贷银行总行收到中央财政返还的所得税,要全额计入有关承贷银行总行的应纳税所得额。
四、承贷银行在停息期内已经收取的政策性亏损新增利息,承贷银行要在2000年底以前如数退还相应企业。资金来源首先是中央财政返还的所得税,不足部分采取抵顶承贷企业其他应上缴利息解决。无所得税返还且无其他贷款利息可以抵顶的,按企业隶属关系分别报中央财政和省
级财政研究处理。
五、实行挂账停息的企业要努力开拓市场,扩大销售,通过减员增效和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挂账停息期满后,企业要制定积极可行的还本付息计划,贷款银行积极对贷款本金和利息进行清收。
六、各地财政、银行、经贸委和物资流通企业主管部门接到本通知后,抓紧协调,切实落实挂账停息有关政策。

附件一:

物资代理制试点流通企业试点前政策性亏损核实表
金额单位:千元
-------------------------------------------------------------
| | 总 计 | 按各承贷行分类 |
| 项目及内容 |--------------|----------------------------|
| | | | | 工商 |建设| 农业 | 交通 | 中国 |招商|农信|
| | 合计 | 本金 | 利息 | | | | | | | 用|
| 单 位 | | | | 银行 |银行| 银行 | 银行 | 银行 |银行|村社|
|---------------|----|----|----|----|--|----|----|----|--|--|
| 总 计 |3106001 |1975831 |1130170 |2923954 |9974|58185 |83542 |20950 |4311|5085|
|---------------|----|----|----|----|--|----|----|----|--|--|
| 中央企业小计 | 982534 | 586350 | 396184 | 944203 | 274| |24292 | 8680 | |5085|
|---------------|----|----|----|----|--|----|----|----|--|--|
|一、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 117145 | 79642 | 37503 | 107068 | 274| | 9803 | | | |
|---------------|----|----|----|----|--|----|----|----|--|--|
|1.哈尔滨公司 | 274 | 274 | | | 274| | | | | |
|---------------|----|----|----|----|--|----|----|----|--|--|
|2.沈阳公司 | 14036 | 7999 | 6037 | 14036 | | | | | | |
|---------------|----|----|----|----|--|----|----|----|--|--|
|3.天津公司 | 37679 | 27323 | 10356 | 37679 | | | | | | |
|---------------|----|----|----|----|--|----|----|----|--|--|
|4.北京公司 | 4011 | 3784 | 227 | 4011 | | | | | | |
|---------------|----|----|----|----|--|----|----|----|--|--|
|5.上海公司 | 21460 | 16660 | 4800 | 21460 | | | | | | |

|---------------|----|----|----|----|--|----|----|----|--|--|
|6.武汉公司 | 9898 | 9898 | | 9898 | | | | | | |
|---------------|----|----|----|----|--|----|----|----|--|--|
|7.西安公司 | 4023 | 2562 | 1461 | 4023 | | | | | | |
|---------------|----|----|----|----|--|----|----|----|--|--|
|8.成都公司 | 9803 | 4605 | 5198 | | | | 9803 | | | |
|---------------|----|----|----|----|--|----|----|----|--|--|
|9.广州公司 | 15961 | 6537 | 9424 | 15961 | | | | | | |
|---------------|----|----|----|----|--|----|----|----|--|--|
|二、中国轻工物资供销总公司 | 201925 | 122757 | 79168 | 201925 | | | | | | |
|---------------|----|----|----|----|--|----|----|----|--|--|
|1.总公司 | 102789 | 59047 | 43742 | 102789 | | | | | | |
|---------------|----|----|----|----|--|----|----|----|--|--|
|2.东北公司 | 44310 | 17880 | 26430 | 44310 | | | | | | |
|---------------|----|----|----|----|--|----|----|----|--|--|
|3.华东公司 | 12866 | 12866 | | 12866 | | | | | | |
|---------------|----|----|----|----|--|----|----|----|--|--|
|4.中南公司 | 23496 | 14500 | 8996 | 23496 | | | | | | |
|---------------|----|----|----|----|--|----|----|----|--|--|
|5.华南公司 | 18464 | 18464 | | 18464 | | | | | | |
-------------------------------------------------------------

续表
-------------------------------------------------------------
| | 总 计 | 按各承贷行分类 |
| 项目及内容 |--------------|----------------------------|
| | | | | 工商 |建设| 农业 | 交通 | 中国 |招商|农信|
| | 合计 | 本金 | 利息 | | | | | | | 用|
| 单 位 | | | | 银行 |银行| 银行 | 银行 | 银行 |银行|村社|
|---------------|----|----|----|----|--|----|----|----|--|--|
|三、中国黑色金属材料总公司 | 553177 | 313531 |239646 | 535553 | | | 3859 | 8680 | |5085|
|---------------|----|----|----|----|--|----|----|----|--|--|
|1.东北公司 | 51296 | 27266 | 24030 | 51296 | | | | | | |
|---------------|----|----|----|----|--|----|----|----|--|--|
|2.华北公司 | 10391 | 6561 | 3830 | 10391 | | | | | | |
|---------------|----|----|----|----|--|----|----|----|--|--|
|3.华东公司 | 215042 | 108017 |107025 | 215042 | | | | | | |
|---------------|----|----|----|----|--|----|----|----|--|--|
|4.中南公司 | 24241 | 18362 | 5879 | 24241 | | | | | | |
|---------------|----|----|----|----|--|----|----|----|--|--|

|5.西南公司 | 12183 | 9331 | 2852 | 12183 | | | | | | |
|---------------|----|----|----|----|--|----|----|----|--|--|
|6.西北公司 | 22801 | 14625 | 8176 | 22801 | | | | | | |
|---------------|----|----|----|----|--|----|----|----|--|--|
|7.北京公司 | 72051 | 41925 | 30126 | 63371 | | | | 8680 | | |
|---------------|----|----|----|----|--|----|----|----|--|--|
|8.郑州公司 | 14436 | 7882 | 6554 | 5492 | | | 3859 | | |5085|
|---------------|----|----|----|----|--|----|----|----|--|--|
|9.公司本部 | 130736 | 79562 | 51174 | 130736 | | | | | | |
|---------------|----|----|----|----|--|----|----|----|--|--|

|四、中国煤炭物资总公司 | 90396 | 60482 | 29914 | 79766 | | |10630 | | | |
|---------------|----|----|----|----|--|----|----|----|--|--|
|1.郑州公司 | 10630 | 10630 | | | | |10630 | | | |
|---------------|----|----|----|----|--|----|----|----|--|--|
|2.西安公司 | 4957 | 2571 | 2386 | 4957 | | | | | | |
|---------------|----|----|----|----|--|----|----|----|--|--|
|3.东北公司 | 21244 | 21244 | | 21244 | | | | | | |
|---------------|----|----|----|----|--|----|----|----|--|--|
|4.西南公司 | 40262 | 17394 | 22868 | 40262 | | | | | | |
|---------------|----|----|----|----|--|----|----|----|--|--|
|5.邯郸公司 | 13303 | 8643 | 4660 | 13303 | | | | | | |
|---------------|----|----|----|----|--|----|----|----|--|--|

|五、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 | 19891 | 9938 | 9953 | 19891 | | | | | | |
|---------------|----|----|----|----|--|----|----|----|--|--|
| 地方企业小计 |2123467 |1389481 |733986 |1979751 |9700|58185 |59250 |12270 |4311| |
|---------------|----|----|----|----|--|----|----|----|--|--|
|一、河南金属材料总公司 | 80533 | 49089 | 31444 | 80533 | | | | | | |
|---------------|----|----|----|----|--|----|----|----|--|--|
|二、上海机电设备总公司 | 239500 | 133237 |106263 | 239500 | | | | | | |
|---------------|----|----|----|----|--|----|----|----|--|--|
|三、上海金属材料总公司 | 571420 | 483310 | 88110 | 571420 | | | | | | |
|---------------|----|----|----|----|--|----|----|----|--|--|
|四、湖北东风汽车销售技术服 | | | | | | | | | | |
| | 1592 | 1112 | 480 | 562 |1030| | | | | |
| 务联合公司 | | | | | | | | | | |
|---------------|----|----|----|----|--|----|----|----|--|--|
|五、天津金属材料总公司 | 128933 | 65021 | 63912 | 128933 | | | | | | |
|---------------|----|----|----|----|--|----|----|----|--|--|
|六、安徽金属材料总公司 | 20218 | 13466 | 6752 | 6218 | | |14000 | | | |
|---------------|----|----|----|----|--|----|----|----|--|--|
|七、陕西金属材料总公司 | 74005 | 33580 | 40425 | 74005 | | | | | | |
|---------------|----|----|----|----|--|----|----|----|--|--|
|八、广东物资集团公司 | 20791 | 18257 | 2534 | 20791 | | | | | | |

|---------------|----|----|----|----|--|----|----|----|--|--|
|1.广东金属材料总公司 | 5763 | 3229 | 2534 | 5763 | | | | | | |
|---------------|----|----|----|----|--|----|----|----|--|--|
|2.广东汽车贸易总公司 | 15028 | 15028 | | 15028 | | | | | | |
|---------------|----|----|----|----|--|----|----|----|--|--|
|九、广西机电设备总公司 | 73945 | 29568 | 44377 | 73945 | | | | | | |
|---------------|----|----|----|----|--|----|----|----|--|--|
|1.本部 | 6754 | 3675 | 3079 | 6754 | | | | | | |
|---------------|----|----|----|----|--|----|----|----|--|--|
|2.南宁 | 25293 | 9744 | 15549 | 25293 | | | | | | |
|---------------|----|----|----|----|--|----|----|----|--|--|
|3.柳州 | 24195 | 9373 | 14822 | 24195 | | | | | | |
|---------------|----|----|----|----|--|----|----|----|--|--|
|4.桂林 | 15598 | 5961 | 9637 | 15598 | | | | | | |
|---------------|----|----|----|----|--|----|----|----|--|--|
|5.贵港 | 2105 | 815 | 1290 | 2105 | | | | | | |
|---------------|----|----|----|----|--|----|----|----|--|--|
|十、辽宁物产集团总公司 | 183000 | 117000 | 66000 | 140960 |8670| |21100 |12270 | | |
|---------------|----|----|----|----|--|----|----|----|--|--|
|十一、湖南金属材料总公司 | 102061 | 58656 | 43405 | 102061 | | | | | | |
|---------------|----|----|----|----|--|----|----|----|--|--|

|十二、湖南机电设备总公司 | 101544 | 65399 | 36145 | 101544 | | | | | | |
|---------------|----|----|----|----|--|----|----|----|--|--|
|十三、湖北金属材料总公司 | 143044 | 83044 | 60000 | 107970 | | 6613 |24150 | |4311| |
|---------------|----|----|----|----|--|----|----|----|--|--|
|十四、江苏金属材料总公司 | 64915 | 45534 | 19381 | 64915 | | | | | | |
|---------------|----|----|----|----|--|----|----|----|--|--|
|十五、润华集团股份公司 | 51572 | 31330 | 20242 | | |51572 | | | | |
|---------------|----|----|----|----|--|----|----|----|--|--|
|十六、四川机电设备总公司 | 13739 | 10509 | 3230 | 13739 | | | | | | |
|---------------|----|----|----|----|--|----|----|----|--|--|
|十七、四川金属材料总公司 | 25168 | 17306 | 7862 | 25168 | | | | | | |
|---------------|----|----|----|----|--|----|----|----|--|--|
|十八、河北物产企业(集团)公司| 149316 | 80150 | 69166 | 149316 | | | | | | |
|---------------|----|----|----|----|--|----|----|----|--|--|
|1.河北金属材料总公司 | 126021 | 66043 | 59978 | 126021 | | | | | | |
|---------------|----|----|----|----|--|----|----|----|--|--|
|2.河北汽车销售总公司 | 23295 | 14107 | 9188 | 23295 | | | | | | |
|---------------|----|----|----|----|--|----|----|----|--|--|
|十九、武汉市金属材料总公司 | 78171 | 53913 | 24258 | 78171 | | | | | | |
-------------------------------------------------------------

附件二:

____年度承贷银行应收定额返还所得税申报表
银行名称(盖章): 金额单位:万元
-----------------------------------------------------------
| | 挂账停息损失金额 | | | |
|核定政策| (应收定额返还所得税金额) |上年实际上| 本年申请返还所得税金额 |应返未返停 |
|性亏损停|----------------|缴中央财政|----------------------| |
|息挂账 |上年损|以前年度应|累计应返未 |所得税金额| |返还上年|返还以前年|息损失合计 |
|金 额| | | | | 合 计 | | | |
| |失金额|返未返损失|返损失金额 | | |损失金额|度损失金额| |
|----|---|-----|------|-----|-----------|----|-----|------|
|(1) |(2)| (3) |(4)=(2)+(3) | (5) |(6)=(7)+(8)|(7) | (8) |(9)=(4)-(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上年实际上缴所得税金额应与所附完税凭证复印件累计金额相一致。 填表日期:



2000年7月19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