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13:23:54  浏览:92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转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的通知

银办发[2002]262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现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法[2002]144号)转发给你们。《通知》就确定担保法实施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作出了规定。请各金融机构根据《通知》的规定,认真审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生效前签订的贷款合同和有关保证合同,及时主张担保债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

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保证行为的保证期间问题的通知

法[2002]1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我院于2000年12月8日公布法释[2000]44号《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后,一些部门和地方法院反映对于担保法实施前发生的保证行为如何确定保证期间问题没有作出规定,而我院于1994年4月15日公布的法发[1994]8号《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此问题亦不十分明确。为了正确审理担保法实施前的有关保证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债权人和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经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于当事人在担保法生效前签订的保证合同中没有约定保证期限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如果债权人已经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内向主债务人主张了权利,使主债务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但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债权人可以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6个月(自2002年8月1日至2003年1月31日)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逾期不主张的,保证人不再承担责任。

  二、主债务人进入破产程序,债权人没有申报债权的,债权人亦可以在上述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债权;如果债权人已申报了债权,对其在破产程序中未受清偿的部分债权,债权人可以在破产程序终结后6个月内向保证人主张。

  三、本通知发布时,已经终审的案件、再审案件以及主债务已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不适用本通知。

二○○二年八月一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限制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用品的规定

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限制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用品的规定


(1999年10月10日大连市人民政府大政发[1999]94号文件公布 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防治塑料用品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大连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大连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 市及县(市)、区环境保护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限制销售和使用部分塑料用品实行监督管理。
  第四条 自2000年1月1日起,禁止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口杯、食盘和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含本数)的塑料袋。
  生产、销售厚度大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必须印有生产或销售单位名称、地址、电话、袋厚度、回收方法等相关内容。
  第五条 商店、宾(旅)馆、酒(饭)店、摊点、车站、码头、机场、公园、旅游景区(点)等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必须设置回收塑料用品的站点或用具。
  第六条 环境卫生部门回收垃圾,应根据垃圾的不同类别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盛装。具体办法由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废旧农用塑料薄膜由废旧收购部门和定点厂家负责收购。
  第七条 违反第四条规定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口杯、食盘,以及违反第五条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情节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第八条 违反第四条规定销售和使用厚度在0.025毫米以下塑料袋,以及违反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视情节处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九条 本规定由大连市环境保护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按各自职责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广使用非超薄型降解塑料袋的通知》(大政办发[1997]72号)同时废止。




浙江省广播电视局关于印发《浙江省电影审查暂行规定》的通知

浙江省广播电视局


关于印发《浙江省电影审查暂行规定》的通知

浙广局发[2004]107号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各市广播电视局,各影视制作单位: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第18号令和《关于委托浙江省广电局对本省电影制片单位制作的部分电影片进行审查的批复》(广发影字[2003]1297号),我省拥有了电影属地审查权。为规范浙江省的电影片审查工作,保证影片质量,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复同意,现将《浙江省电影审查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广播电视局

二○○四年六月十日



浙江省电影审查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剧本(梗概)立项、电影片审查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8号)、《关于委托浙江省广电局对本省电影制片单位制作的部分电影片进行审查的批复》(广发影字[2003]1297号),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受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委托,对本省持有《摄制电影许可证》并依法注册登记的国有、非国有单位制作的部分电影片进行审查。未经审查机构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发行、放映、出口。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电影审查包括电影片内容审查和电影片艺术、技术质量审查。

第四条 本规定适用于已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立项的各种形式电影片,包括: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专题片等。

第五条 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片、重大理论文献影片、涉及特殊题材的影片、中外合作摄制的影片,仍由省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初审同意后,报国家广电总局审查。

第二章 审查机构
第六条 浙江省广播电视局设立电影审查委员会,负责电影片的审查工作。

第七条 电影审查委员会的职责是:
(一)审查送审的电影片。
(二)对送审的电影片提出修改、删剪意见。
(三)作出审查决定。

第三章 审查标准
第八条 电影片内容、技术审查的标准,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审查规定》(广电部令第22号)的有关标准执行。

第九条 已经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电影片,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当重新报审:
(一)情节变更;
(二)片名变更。

第四章 审查程序
第十条 电影制片单位在电影片摄制完成后,应报请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第十一条 电影片的审查分混录双片审查和标准拷贝审查。

第十二条 送审混录双片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一)混录对白双片;
(二)电影局批准的《影片立项通知书》;
(三)审查申请书,内容包括:
1、电影片名称、原作内容、内容提要、主创人员;
2、送审单位初审意见;
(四)影片完成台本,内容包括:影片长度、内容、对白、字幕、镜头号;
(五)改编作品的原作者版权授权书复印件。
省电影审查委员会自收到送审的混录双片之日起二十日内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并通知送审单位。
凡省电影审查委员会提出修改的电影片,送审单位应按要求提出修改实施方案,送经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后再修改。

第十三条 混录双片审查完成后,由浙江省广播电视局下达《影片审查决定书》。送审单位凭此决定书和送审混录双片应提交的材料(不含混录双片一套),到电影局领取印有统一编号的电影片片头制作标准拷贝。

第十四条 标准拷贝制作完成后应当报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送审标准拷贝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一)标准拷贝;
(二)经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的对电影片的修改实施方案;
(三)拷贝制作单位签署的影片技术鉴定书。
省电影审查委员会自收到送审的标准拷贝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审查决定。
审查合格的,颁发电影审查批准文件及技术鉴定书。影片摄制单位持电影审查批准文件、技术鉴定书等相关材料及两个电影拷贝到广电总局领取《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经审查仍需修改的,由送审单位修改后依照本规定重新送审。
审查不予通过的,应当将不予通过的理由书面通知送审单位。

第十五条 省电影审查委员会认为必要时,可将所审查的影片提交国家广电总局审查。

第十六条 影片摄制单位对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国家广电总局申请复审。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规定未作规定的,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依据《电影管理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浙江省广播电视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